题赵虚一山水图
我爱青山欲归去,偶见生绡喜还住。
层峦叠嶂远冥濛,旭日东生光采注。
帘阴微闪数枝丹,疑是岩前半开树。
晴岚晓翠千万重,一览底须携杖屦。
郭生十年不相见,笔意从容入天趣。
青田道人如瘦鹤,能跨生驹穷海岳。
何如挂此素壁间,终日焚香相对閒。
政尔胸中有丘壑,乌帽黄尘漫飘泊。
向来山中我醉眠,白云孤飞兴悠然。
清幽到处画不出,自遣数语人间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绡(xiāo):指未经过染色的丝绸,这里比喻画布。
- 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
- 冥濛(méng):模糊不清的样子。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光采:光彩。
- 晴岚:晴天山中的雾气。
- 杖屦(jù):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天趣:自然的趣味。
- 青田道人:指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道士。
- 瘦鹤:比喻道士的身形瘦削。
- 生驹:年轻的马,比喻道士的年轻和活力。
- 政尔:正如此。
- 丘壑:山丘和沟壑,比喻深远的思虑。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文人的常服。
- 黄尘: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清幽:清新幽静。
翻译
我喜爱青山,本欲归去,偶然见到这幅生绡画,便欢喜地留步。画中层峦叠嶂,远景模糊,旭日东升,光彩照耀。帘影微动,几枝红艳,仿佛岩前半开的树。晴朗的山雾,清晨的翠绿,重重叠叠,一览无余,无需携带杖屦行走。与郭生已有十年未见,他的笔意依旧从容,充满自然的趣味。青田道人如瘦鹤,能驾驭年轻的马,游历海岳。何不将此画挂在素壁上,终日焚香,相对闲适。正如此,我胸中自有丘壑,不愿戴着乌帽,在黄尘中漫无目的地漂泊。往日在山中我醉眠,白云孤飞,兴致悠然。这清幽的景致,画不出,只能自遣数语,传于人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的热爱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述,展现了层峦叠嶂、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以及晴岚晓翠的清新幽静。作者通过对画作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清幽景致的无法言传之感,只能通过诗句传达给世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远的情怀和深厚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