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澄上人南游

· 徐贲
云水三千里,江湖二十年。 春风投海国,落日上吴船。 木钵家家饭,蒲团处处禅。 石桥元有路,只在暮钟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水:云和水,指代旅途中的风景。
  • 三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 江湖:指社会,也指流浪的生活。
  • 海国:海边或海外的国家。
  • 吴船:吴地的船只,泛指江南的船。
  • 木钵:僧人化缘用的器具。
  • 蒲团:僧人打坐用的垫子。
  • :佛教中的冥想修行。
  • 石桥:石制的桥。
  • 暮钟:傍晚的钟声,常用来象征寺庙或僧侣的生活。

翻译

云和水组成的旅途长达三千里,我在江湖中漂泊已有二十年。春风将我带到了海边的国度,落日时分我登上了吴地的船只。无论走到哪里,僧人们都用木钵化缘,蒲团上处处可见禅修的身影。传说中的石桥其实有路可通,它就隐藏在傍晚的钟声旁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南游的情景,通过“云水三千里”和“江湖二十年”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诗中“春风投海国,落日上吴船”以自然景象映衬出行程的变迁,而“木钵家家饭,蒲团处处禅”则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禅意。结尾的“石桥元有路,只在暮钟边”寓意深远,暗示着修行之路虽隐秘却真实存在,只需在宁静中寻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和修行的深刻感悟。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