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卫国:古国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
- 淇水:古代河流名,流经卫国。
- 邶风:《诗经》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代邶国的风土人情。
- 商邑:商朝的都城。
- 楚宫:楚国的宫殿。
- 孟津: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是古代黄河的重要渡口。
- 征鸿:远行的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旅人。
翻译
卫国多出君子,郊外的景色依旧雄伟。 船在淇水上行驶,人们仿佛置身于邶风之中。 饮酒不荒废商朝的都城,琴声依旧记得楚国的宫殿。 孟津在哪里呢?无言以对,只能对着远行的大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卫国的风土人情,通过对淇水、邶风等自然与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卫国的历史底蕴和自然美景。诗中“酒不荒商邑,琴犹记楚宫”一句,巧妙地将商朝与楚国的文化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结尾的“孟津在何处,无语对征鸿”则流露出对未知旅途的迷茫与对远方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
陈孚的其他作品
- 《 回衡山县望南岳呈御史完颜正夫修撰庞夷简 》 —— [ 元 ] 陈孚
- 《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 —— [ 元 ] 陈孚
- 《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 —— [ 元 ] 陈孚
- 《 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 》 —— [ 元 ] 陈孚
- 《 高邮军 》 —— [ 元 ] 陈孚
- 《 咏神京八景 其七 玉泉垂虹 》 —— [ 元 ] 陈孚
- 《 平山堂 》 —— [ 元 ] 陈孚
- 《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 —— [ 元 ] 陈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