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

· 陈孚
沂水碧潺潺,汀沙白鸟閒。 林边郯子国,烟际峄阳山。 茅屋秋先破,荒城夜不关。 烹鱼呼浊酒,一笑夕阳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邳州: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北部。
  • 沂水:河流名,流经邳州。
  • 碧潺潺:形容水流清澈且流动的声音。
  • 汀沙:水边的沙滩。
  • 白鸟:白色的水鸟。
  • :同“闲”,悠闲的样子。
  • 郯子国:古国名,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此处指邳州附近的古迹。
  • 峄阳山:山名,位于邳州附近。
  • 茅屋:用茅草覆盖的简陋房屋。
  • 秋先破:秋天来临,茅屋显得更加破旧。
  • 荒城:荒凉的城池。
  • 夜不关:夜晚城门不关闭,形容地方安宁。
  • 烹鱼:煮鱼。
  • 浊酒:未经过滤的酒,通常指家酿的酒。
  • 一笑:轻松愉悦的笑容。
  • 夕阳间:夕阳之下。

翻译

沂水清澈,潺潺流淌,水边的沙滩上,白色的水鸟悠闲地栖息。 在树林的边缘,是古老的郯子国遗址,远处的烟雾中隐约可见峄阳山的轮廓。 茅屋在秋风中显得更加破旧,荒凉的城池夜晚连城门都不关闭。 煮上一条鱼,倒上一杯浊酒,在夕阳的余晖中,我轻松地笑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邳州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中,“沂水碧潺潺,汀沙白鸟閒”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而“茅屋秋先破,荒城夜不关”则反映了当地简朴而安宁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烹鱼呼浊酒,一笑夕阳间”更是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