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南麓绣斧曾驱当道狼及答尹存吾喻仁山携诗相过值出
金石论交半化狼,竹桐吾味暂栖凰。
陶篱三亩新荒径,孔壁千秋未坏堂。
彩凤题门人洒落,骊珠照夜笔淋浪。
惜无北海盈樽酒,与赋东湖五月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石:比喻坚固的友情或盟约。
- 化狼:比喻变坏或背叛。
- 竹桐:比喻高洁的志向或品质。
- 栖凰:比喻暂时停留的高洁之士。
- 陶篱:指陶渊明的篱笆,代指隐居生活。
- 孔壁:指孔子的墙壁,代指儒家经典或学问。
- 彩凤题门:比喻有才华的人题字或题诗。
- 洒落:形容文笔或言辞自然流畅,不拘束。
- 骊珠:珍贵的宝珠,比喻珍贵的诗文。
- 淋浪:形容笔墨淋漓,文采飞扬。
- 北海:指酒,源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北海之酒”。
- 东湖:地名,此处可能指诗人在东湖的隐居之地。
翻译
我们的友情曾如金石般坚固,却有一半变成了背叛的狼;我的志向如竹桐般高洁,暂时栖息着凤凰。 我新开辟的荒径如同陶渊明的篱笆,孔子的墙壁虽历经千年仍未损坏。 有才华的人在门上题字,文笔自然流畅;珍贵的诗文如夜明珠般照亮,笔墨淋漓。 可惜没有满杯的北海美酒,来赋诗赞美东湖五月的清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金石与化狼、竹桐与栖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失望和对高洁志向的坚持。诗中运用陶篱、孔壁等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儒家学问的向往。彩凤题门、骊珠照夜则赞美了文人的才华和诗文的珍贵。结尾的北海酒、东湖凉,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