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 徐贲
楝花零落晓溪津,节物无情不恋人。 二十四风看已尽,等閒觞酒过青春。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楝花:一种植物,其花小而白,常在春末开放。
  • 零落:指花瓣凋落。
  • 晓溪津:清晨的溪边渡口。
  • 节物:指时节的景物。
  • 二十四风: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有其特定的风,这里泛指一年中的节气。
  • 等閒:寻常,随便。
  • 觞酒:饮酒。
  • 青春:指春天,也指年轻时光。

翻译

楝花的花瓣在清晨的溪边渡口轻轻飘落,时节的景物无情,不因人的情感而停留。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眼看就要结束,就这样随意地举杯饮酒,度过这青春的春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楝花零落和节物的无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愁。诗中“二十四风看已尽”一句,既是对自然节气的观察,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选择以饮酒来度过这青春的时光,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