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图

· 徐贲
秋水柴门竹外开,阶前片石是琴台。 山中几夜风连雨,明日还应借屐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斋:山中的书斋,指隐居的住所。
  • 秋水:秋天的水,这里比喻清澈。
  • 柴门:用树枝编扎成的门,常指简陋的门户。
  • 琴台:放置琴的台子,这里指供弹琴的地方。
  • :木屐,一种木底鞋,常用于山间行走。

翻译

秋天的清澈水流旁,竹林外是简陋的山中书斋,门前有一片石头,那是供弹琴的地方。 山中连续几夜风雨交加,明早还应该穿着木屐再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的静谧画面。诗中“秋水柴门竹外开”一句,以秋水、柴门、竹林为元素,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隐逸图景。而“阶前片石是琴台”则进一步以琴台为点睛之笔,暗示了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后两句“山中几夜风连雨,明日还应借屐来”,通过风雨的描写,增添了山居生活的自然气息,同时表达了主人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