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实斋尚书

· 陈杰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 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 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 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节,象征权力和尊贵。
  • 油幢:用油布制成的帐篷,这里指军帐或官署。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晋遗老:指晋朝的遗臣,这里比喻刘实斋是元朝的忠臣。
  • 汉名臣:汉朝的著名臣子,比喻刘实斋的功绩和名声。
  • 冰壶操:比喻清廉的品行。
  • 尊光紫府:紫府是道教中神仙的居所,这里比喻刘实斋的高贵和荣耀。
  • 全归:指人死后灵魂归天,这里指刘实斋的去世。
  • 奠刍人:指祭祀时负责摆放祭品的人,这里指为刘实斋举行葬礼的人。

翻译

在晚霞映照的江湖上,你手持玉节, 在春意盎然的岭海之地,你坐镇油幢。 你如同晋朝的遗老,一朝忠心不改, 更似汉朝的名臣,千古留名。 你的品行如冰壶般清白, 你的身份尊贵,如同紫府中的神仙。 你安然归天,无所遗憾, 只是那些为你奠祭的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思。

赏析

这首作品是对刘实斋尚书的挽歌,通过描绘其在江湖、岭海的威严形象,以及对其清廉品行和高贵身份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敬仰和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晋遗老、汉名臣等典故,增强了刘实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结尾的“全归公不憾,愁绝奠刍人”则突出了人们对他的不舍和悲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