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叠前韵二首

能赋《子虚》有司马,不见邑宰无澹台。 绿嗔草力随风偃,丹爱葵心向日开。 稻过閒田鸿尽去,芹香旧垒燕还来。 丈夫能受孤遗托,唯有公孙活赵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虚》:《子虚赋》,西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
  • 司马: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邑宰:古代对县令的称呼。
  • 澹台:古代地名,此处指代地方官。
  • 绿嗔草力随风偃:绿草因风而倒伏,形容草的柔弱。
  • 丹爱葵心向日开:红色的葵花心向着太阳开放,形容葵花的向阳性。
  • 稻过閒田鸿尽去:稻田里的闲田,大雁已经飞走。
  • 芹香旧垒燕还来:旧时的燕巢,燕子又回来了,带着芹香。
  • 孤遗托:孤儿的托付。
  • 公孙:指公孙杵臼,春秋时期赵国大夫,曾救助赵氏孤儿。
  • 赵孩:指赵氏孤儿。

翻译

能写出《子虚赋》的是司马相如,却不见得每个地方官都像澹台那样贤明。绿色的草因风而倒,红色的葵花心向着太阳开放。稻田里的闲田,大雁已经飞走,旧时的燕巢,燕子又回来了,带着芹香。大丈夫能够接受孤儿的托付,只有像公孙杵臼那样的人才能救助赵氏孤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作者对时政的看法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中“绿嗔草力随风偃,丹爱葵心向日开”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柔弱与坚强、顺从与坚持的思考。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担当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陆居仁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陆居仁

元松江华亭人,字宅之,号巢松翁,又号云松野褐、瑁湖居士。泰定帝泰定三年举人。不求仕进,隐居教授。工诗,与杨维桢、钱惟善交往。及殁,同葬于山麓,号三高士墓。有《云松野褐集》。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