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 谩读书:徒劳地读书。谩(màn):徒然,白白地。
- 须索:必须,需要。
- 题桥柱:在桥柱上题字,古代文人常以此表达志向或抒发情感。
- 驷马车:四匹马拉的车,古代高官显贵的交通工具。
- 长门赋:指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作品。
- 且看了:暂且看看。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表繁华的都市。
翻译
叹息贫穷的读书人,白白地读书,读书必须要在桥柱上题字表达志向。虽然在桥柱上题字后能乘坐四匹马拉的车,但坐车的人又有谁会购买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呢?暂且看看繁华的长安,然后回去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读书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嘲。诗中“叹寒儒,谩读书”直接抒发了对读书人境遇的感慨,而“读书须索题桥柱”则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然而,“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脱节,即使有才华也未必能得到赏识。最后一句“且看了长安回去”则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回归平淡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元代社会对读书人的冷落和读书人自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