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 · 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拼音

译文

天色将晚时,下起了大雪,纷飞的雪花像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在这美丽如画的风景处,江面上隐隐看见一艘小渔船。渔人穿着蓑衣,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家。

注释

“半梅花半飘柳絮”句: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钓鱼人一蓑归去”句:唐·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曲牌又名“落梅风”,总题为“潇湘八景”,今八首选三。这首曲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将暮:天色即将接近傍晚。
  • 雪乱舞:雪花纷飞,杂乱无章地飘落。
  • 半梅花半飘柳絮:形容雪花像梅花瓣和柳絮般轻盈,随风飘散。
  • 江上晚来堪画处:傍晚时分,江面上的景色美得像一幅画。
  • 钓鱼人一蓑归去:一个穿着蓑衣的渔夫独自回家。

翻译

天色渐近傍晚,纷飞的雪花如同狂乱起舞的梅花和飘荡的柳絮。在这江边傍晚的如画景致中,只见一位披着蓑衣的钓鱼人悠然自得地回家了。

赏析

这首小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冬季傍晚的水墨画。"雪乱舞"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大雪纷飞的场景,而"半梅花半飘柳絮"则巧妙地运用比喻,既有冬日的清冷,又有春天的气息。"江上晚来堪画处"赞美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而"钓鱼人一蓑归去"则更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淡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渔夫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意境。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