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平民百姓中,问千秋历史曾出现过多少英雄。可是成就了王霸事业又有什么用!登高望远,高高低低的玉米高粱地里,还可见六朝残宫,荒草野树下,远远近近都是达官贵人地坟墓。不过是一场恶梦。
注释
王图霸业:成王的宏图,称霸的大业。
楸梧:墓地上的树木。
冢:坟墓。
序
这首小令,是化用唐代诗人许浑名作《金陵怀古》入曲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开国之君,都是出身微贱登上皇帝宝座的,都所谓的布衣中的“英雄”。马致远蔑视他们,认为他们的王霸事业,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恶梦而已。
赏析
马致远曾作了十五首〔拨不断〕的无题小令,明代《雍熙乐府》多加上了“叹世”的标题。不能过分责怪明人自作主张,因为曲中叹世的主旨是太明显了。
这首小令起首两句有点令人费解,“布衣中,问英雄”,到底问的是“布衣”还是“英雄”?但是我们通过第三句,便能明白作者所谓“英雄”的含意,即是实现了“王图霸业”的一批幸运儿。那么起首两句就至少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历史事实:一是历史上“王图霸业”的缔造者,尽管都被戴上了“天命所归”、“真龙天子”的桂冠(这情形就同他们失败了就被换上“贼”、“寇”的帽子一样),但实际上多来自“布衣”;二是布衣们视这些幸运儿为“英雄”,并将此视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这后一方面看来尤使作者不满,故要向“英雄”们“问”上一问。
第三句初看也有点似问非问。“成何用”本身便有不成用的意味。不过作者在这里实有问意,因为随后他便自问自答,并通过揭晓的答案来阐明了全曲的主旨。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是工整而精警的对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诗经·黍离》)远在西周就产生过对于废宫禾黍的嗟叹。而楸(梓树的一种)、梧既是制棺的用材,又是墓地常植的树木。“高低”既切“禾黍”又切“宫”,“远近”既切“楸梧”又切“冢”,足见造语的警策。这两句的荣誉属于晚唐诗人许浑,因为马致远不过是全联取来颠倒了一下使用。然而,它们用在诗中和曲中,韵味和效果不尽相同。我们不妨读一读许浑的原诗:“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金陵怀古》)显而易见,许诗的“楸梧”一联是针对“金陵”一地而描绘的专景,借此写景含蓄地表现“英雄一去豪华尽”的主题。而马曲借用则情急语迫,用以展示对古今历史中一切“英雄”“王图霸业”的否定。下句紧接的“一场恶梦”,更是势如破竹地为这一否定再添一个惊叹号。“六代宫”、“千官冢”,无不闪现着“王图霸业”的影子。所以虽是借用成句,却直有“语若己出”的绝妙效果。
元人在“叹世”之时火气颇大,这自然与社会情状的特别黑暗有关。散曲为他们提供了吐发牢愁的宣泄口。崇尚蕴藉圆浑的诗词,一旦经过散曲的“回锅”,便带上淋漓快捷的牢骚语味,这是并不奇怪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布衣:平民百姓。这里指普通民众之中。
- 王图霸业:指帝王企图建立统治天下的大业。
- 禾黍(shǔ):泛指庄稼。“禾黍高低”描绘出庄稼高低错落生长的情景。
- 六代: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在南京建都的朝代。
- 楸梧(qiū wú):楸树和梧桐树。这里指墓地上的树木。
- 千官:众多官员。
- 冢(zhǒng):坟墓 。
翻译
在平民百姓之中,打听那些曾经的英雄。那些帝王企图建立统一天下的宏伟霸业又有什么用呢!曾经繁华的六代宫殿如今已经满是高低错落的禾黍,远近荒地里长满楸树和梧桐树,那下面是无数官员的坟墓。这一切啊,就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
赏析
这首《拨不断》是马致远的作品,充满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开篇从“布衣中问英雄”切入,视角独特,引发读者对英雄的追寻。随后笔锋一转,指出“王图霸业成何用”,直接否定了帝王霸业的价值,表达出对追逐权力名利的一种冷彻思考。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两句,作者用细腻而悲凉的笔触描绘出曾经辉煌的六代宫殿已沦为庄稼丛生之地,而曾经的达官显贵也都深埋于长满树木的坟墓之中。往昔的繁华荣耀与当下的荒芜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最后以“一场恶梦”收尾,直抒胸臆,将历史上的盛极一时归结为一场虚幻的梦,充满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嗟叹,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洞察,饱含着道家出世思想,富有感染力和警世意义 。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
马致远的其他作品
- 《 双调 · 湘妃怨 · 和卢疏斋西湖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 · 清江引 · 野兴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拨不断 》 —— [ 元 ] 马致远
- 《 清江引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折桂令·叹世 》 —— [ 元 ] 马致远
- 《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 第三折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 · 寿阳曲(二首) 》 —— [ 元 ] 马致远
- 《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 第四折 》 —— [ 元 ] 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