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 第一折
〔混江龙〕料必他珠帘不挂,望昭阳一步一天涯。疑了些无风竹影,恨了些有月窗纱。他每见弦管声中巡玉辇,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旦做弹科)(驾云)是哪里弹的琵琶响?(内官云)是。(正末唱)是谁人偷弹一曲,写出嗟呀?(内官云)快报去接驾。(驾云)不要。(唱)莫便要忙传圣旨,报与他家。我则怕乍蒙恩把不定心儿怕,惊起宫槐宿鸟,庭树栖鸦。
拼音
赏析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开头部分的曲子。王昭君被毛延寿点破图形,发入冷宫,寂寞中弹琵琶遣愁。汉元帝驾幸后宫,闻声而寻,本曲便是此时所唱,它为本剧主人公汉元帝的思想性格定立基调。汉元帝在本剧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但温柔善感,谴惓多情。这并非是历史上汉元帝的真貌,不过是作者借古人衣冠塑造的“风流天子,败国之君”而已。本曲则着重刻画其多情善感的一面。
夜深了,宫中静悄悄,内官们提着灯,陪他在宫槐下慢慢巡行。他默念着从全国各地选来的宫女,希望出现一个“有缘”的与他相遇。他此时心情闲适、宽舒,悬想着宫妃们“珠帘不挂”,“望昭阳一步一天涯”。昭阳,汉代宫名,此代指皇帝,“望昭阳”,即盼皇帝临幸。唐人王昌龄《长信秋词》说:“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此处袭用其意。“一步一天涯”,犹说咫尺天涯,指宫女与君王阻隔,喻其盼皇帝临幸的凄切心情。面对迷离竹影,她们也会疑心是御驾临幸,而在频频失望之后,月光透过窗纱,也会使她们泛起缕缕幽恨。望不到御辇出现是这样凄凉,而偶然听到玉辇驾临的弦管声,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即。“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斗牛星,即牛郎星,喻皇帝,而暗中以宫女喻作织女星。古代传说,牛郎、织女极难相会。浮槎,张华《博物志》云:天河与海通,有人八月浮槎自海而至天河。这时天相为有客犯牵牛星。此处借浮槎喻御辇,写宫女渴盼皇帝临幸。汉元帝所唱的这六句曲词,为我们画出了一幅宁静的深宫夜巡图,这幅图的主人公,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就在这宁静的境地里,一声琵琶,打破沉寂。元帝寻求的“有缘”者王昭君出现了。“是谁人偷弹一曲,写出嗟呀?”这是元帝听到琵琶声后发出的疑问。接着,作者的笔沿着元帝的感情活动延伸,他挡住了内官的传令接驾,“莫便要忙传圣旨,报与他家。”为什么呢?“我则怕乍蒙恩把不定心儿怕,惊起宫槐宿鸟,庭树栖鸦。”他怕猛地传旨,使那毫无思想准备的弹琵琶者吃惊。尚未见昭君面,却已如此体贴温存。这就为下面乍见的惊喜,恩幸的欢愉,远别的痛苦,在人物情感上作了坚实的铺垫。
这是很难着笔的一支曲子,由于戏的开头,情节矛盾尚未充分展开,很容易流于空泛。在这里,马致远从容不迫,按照自己所构想的图景,把元帝一登场就投入感情的漩流。每句曲词都是这感情漩流中的晶莹浪花,且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感,如珠帘竹影,明月窗纱,弦管斗牛,浮槎御辇,宫槐宿鸟,庭树栖鸦等;至如“挂”、“盼”、“巡”、“惊起”等,又都具有动态,为舞台演出提供了余地。全曲善用对仗,字面,词意,韵律,自然浑脱,无一丝人工痕迹。明朱权所著《太和正音谱》列东篱于元代剧作家之首,称他的词“如朝阳鸣凤”。又说“其词典雅清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从这曲《混江龙》,亦可略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