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 绣帏:绣花的帐幕。
- 宝篆:指香炉中的香烟,形状如篆字。
- 香微动:香烟轻轻飘动。
- 虚名:无实际意义的名声。
- 醉乡:醉酒后的幻境,比喻安逸自在的境地。
- 东风:春风。
- 梨花梦: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往事。
- 寻常:平常,日常。
- 迎送:迎接和送别。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言的鸟。
- 金笼:装饰华丽的鸟笼。
翻译
在温暖的春日里,华丽的厅堂中绣花的帐幕重重叠叠,香炉中的香烟轻轻飘动。那些虚无的名声又有什么用呢?我宁愿沉醉在这幻境之中。春风唤醒了那些美好的梦境,仿佛梨花盛开。主人热情好客,日常的迎接和送别不断,而鹦鹉则在华丽的笼中模仿着人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画堂中温馨而宁静的场景。通过“画堂春暖绣帏重”和“宝篆香微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环境的舒适与安逸。诗中“虚名要何用?醉乡中”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醉乡生活的向往。后句以“东风唤醒梨花梦”寓意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而“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则进一步以日常生活的小景,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世界的淡漠。

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
马致远的其他作品
- 《 寿阳曲 · 潇湘夜雨 》 —— [ 元 ] 马致远
- 《 庆宣和 》 —— [ 元 ] 马致远
- 《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 第三折 》 —— [ 元 ] 马致远
- 《 寿阳曲 · 江天暮雪 》 —— [ 元 ] 马致远
- 《 江州司马青衫泪 · 第二折 》 —— [ 元 ] 马致远
- 《 双调 · 寿阳曲 · 远浦帆归 》 —— [ 元 ] 马致远
- 《 四块玉 》 —— [ 元 ] 马致远
- 《 落梅风 》 —— [ 元 ] 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