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衲:指僧侣。
- 武康:地名,今属浙江省德清县。
- 杨庵:寺庙名。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礼仪。
- 禅宫:指佛教寺庙。
- 墓墟:坟墓遗址。
- 香炷:供奉佛像的香。
- 百嶂:形容山峰重叠。
- 僧居:僧人居住的地方。
- 鼓钟:寺庙中的钟鼓,用于报时或举行仪式。
- 高秋:深秋。
- 楼阁:寺庙中的建筑。
- 劫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时的火灾,这里比喻战火或灾难。
- 封禺:山名,在浙江省德清县。
- 一锡:僧人用的锡杖,这里代指僧人。
- 空虚:天空。
翻译
这首诗是徐贲送别一位僧人前往武康的杨庵所作。诗中提到僧人将去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禅宫,那里有四时不断的佛供香火,百嶂松风中僧人居住。尽管鼓钟声在深秋之外隐约可闻,楼阁名存实亡,经历了劫火余生。诗人表示,虽然封禺山色已远,但仍期待着僧人一锡度空,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前往武康杨庵的情景,通过对禅宫、香炷、松风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佛教氛围。诗中“鼓钟声隐高秋外”与“楼阁名存劫火馀”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沧桑,也隐喻了僧人修行的不易。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旅途的祝愿和期待,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