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 陈栎
南山得宣平,名字可千载。 世无死仙人,花瓢今定在。 家山有此逢,何必跨瀛海? 下视白云衣,苍狗须臾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平:传说中的仙人名字,这里指代仙人。
  • 花瓢: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这里象征仙人的遗物。
  • 瀛海:神话中的大海,比喻遥远的地方。
  • 白云衣:比喻仙人的衣裳,也指仙境。
  • 苍狗: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翻译

南山上有宣平仙人的传说,这个名字流传了千年。 世上虽然没有活着的仙人,但他的花瓢一定还留在这里。 家门口有这样的仙境,何必远赴瀛海寻找? 低头看那白云般的仙衣,转瞬间就变成了苍狗般的无常。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南山宣平仙人的传说,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南山得宣平,名字可千载”展现了仙人传说的悠久与神秘,“世无死仙人,花瓢今定在”则透露出对仙人遗物的珍视。后两句“家山有此逢,何必跨瀛海?下视白云衣,苍狗须臾改”则巧妙地将仙境与现实对比,表达了即使仙境近在咫尺,世事依旧无常的深刻感悟。

陈栎

元徽州休宁人,字寿翁。学宗朱熹。宋亡,隐居著书。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善诱学者,谆谆不倦。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