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清谈

· 陈杰
西周固羸国,东辙几孱王。 信有亲亲弱,终无善善亡。 精详隋五教,疏略汉三章。 始悟清谈相,嘉言味最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
  • 清谈:指魏晋时期士大夫间的一种风尚,以谈论哲学、文学等高深话题为主。
  • 西周:指周朝的西半部分,即周平王东迁后的周朝。
  • 固羸:固,虽然;羸,弱。
  • 东辙:指周平王东迁后的周朝。
  • 几孱王:几,几乎;孱,弱。
  • 亲亲:亲近亲人。
  • 善善:善待善人。
  • 隋五教:隋朝的五种教化方式。
  • 汉三章:汉朝的三篇重要文献。
  • 嘉言:美好的言论。

翻译

西周虽是弱国,东迁后的周朝几乎都是弱王。 确实有亲近亲人的政策,但最终没有善待善人的国策。 隋朝的五种教化方式详细周到,汉朝的三篇文献却显得疏略。 由此领悟到清谈的价值,美好的言论才是最有味道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西周和东周、隋朝和汉朝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教化的看法。诗中“信有亲亲弱,终无善善亡”一句,深刻指出了政治的本质问题,即虽然有亲近亲人的政策,但如果没有善待善人的国策,国家终究难以强盛。后两句则通过对隋朝和汉朝教化方式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最后,作者通过“始悟清谈相,嘉言味最长”表达了对清谈和美好言论的推崇,认为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和文化的深刻见解。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