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赞井深有六七十丈者

· 陈孚
洪赞山岧峣,势如舞双凤。 大井千尺深,窈然见空洞。 野人驱十牛,汲以五石瓮。 滴水宝如珠,一瓮十室共。 我生海东头,涟漪饱清弄。 尝闻惠山泉,万里驲骑送。 急呼茗枕来,试作清净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赞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 窈然:深远的样子。
  • 五石瓮:指能容纳五石(古代容量单位)的大瓮,用来汲水。
  • 涟漪:水面上细微的波纹。
  • 惠山泉:江苏无锡惠山的泉水,以水质清澈著称。
  • 驲骑(rì qí):古代驿站用的马。
  • 茗枕:可能指茶具。
  • 清净供:指用清净的水泡茶,供人饮用。

翻译

洪赞山高耸入云,山势如同双凤起舞。 山中有一口深达千尺的大井,深邃而空旷。 当地的居民用十头牛的力量,从井中汲水,用能装五石的大瓮盛装。 每一滴水都珍贵如珠,一瓮水可供十户人家共同使用。 我出生在东海之滨,饱览了海上的涟漪美景。 曾听闻惠山泉的美名,远道而来的驿马送来泉水。 急忙叫来茶具,尝试用这清净的水泡茶享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洪赞山的壮丽景色和山中深井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山势、井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神秘。诗中“滴水宝如珠”一句,既表达了水资源的珍贵,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对水资源的珍视和共享的精神。结尾处提到惠山泉,对比了远方的名泉与眼前的深井,表达了对清净水源的向往和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陈孚

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两路,所至多善政。卒谥文惠。年六十四。天材过人,性任侠不羁,诗文不事雕。有《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