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寅腊月下浣予与琦元璞吴国良同寓玉山时大雪弥旬日坐雪巢听箫酌酒煮茗赋诗俄有他故乘夜泛舟泊枫桥下雪复大作匡山于彦成有越上之行余赋是诗以送之二首
山阴有归客,雪夜泛扁舟。
一笑遽云别,知君静者流。
看山对明镜,濯足起飞鸥。
还载一壶酒,相寻贺监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正庚寅腊月下浣:至正庚寅年(元朝年号,具体年份需查证)腊月的下旬。
- 玉山:地名,具体位置需查证。
- 雪巢:指在雪中临时搭建的住所或隐喻为雪中的居所。
- 匡山:地名,具体位置需查证。
- 于彦成:人名,具体身份需查证。
- 越上:地名,指越地之上,具体位置需查证。
- 山阴:地名,指山的北面。
- 扁舟:小船。
- 濯足:洗脚。
- 飞鸥:飞翔的海鸥。
- 贺监游:指贺知章的游历,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监察御史。
翻译
在至正庚寅年腊月的下旬,我与琦元璞、吴国良一同寄居在玉山,当时大雪连绵下了十天,我们坐在雪中的居所里,听着箫声,酌酒煮茶,赋诗。不久有其他事情发生,我们乘夜泛舟,停泊在枫桥下,雪又下得很大。匡山的于彦成有前往越上的行程,我写下这首诗来送别他。
山阴有位归来的旅人,在雪夜中划着小船。 他一笑之间便匆匆告别,我知道他是个静默的人。 他对着明镜般的山水欣赏,洗脚时飞翔的海鸥相伴。 他还带了一壶酒,想要寻找贺知章那样的游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雪夜归舟的静谧画面,通过“雪夜泛扁舟”、“一笑遽云别”等句,展现了归客的洒脱与超然。诗中“看山对明镜,濯足起飞鸥”一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归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结尾的“还载一壶酒,相寻贺监游”则透露出归客对自由游历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由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