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子华县令兼简赵季文从事

· 郯韶
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乡里:家乡。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借指士大夫、官绅。
  • 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 苍筠:指竹子,筠(yún),竹子的青皮,也指竹子。
  • 休嫌:不要嫌弃。
  • 把镜:照镜子。
  • 犹子:侄子。
  • 韦偃:唐代画家,擅长画马。
  • 邺侯:指唐代李泌,封邺侯,家富藏书。
  • 耽诗癖:沉溺于诗歌创作的癖好。
  • 过门:经过家门。

翻译

家乡的士大夫们日渐疏远,归来后转眼已过了十年有余。 苍翠的竹子独爱经历秋天的洗礼,白发初现,照镜子时也不必嫌弃。 侄子们传承了韦偃的画艺,孙子们则守着邺侯的藏书。 西边的邻居从事着沉溺于诗歌的癖好,每天经过我的家门都会下车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诗中“乡里衣冠日已疏”描绘了家乡士人日渐疏远的现状,而“苍筠独喜经秋后”则以竹子经秋不凋的形象,象征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后两句通过对侄子和孙子的描述,展现了家族文化的传承。最后,诗人以邻居的诗癖和频繁的访问,表达了对诗歌和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郯韶

元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