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旅:长久在外地寄居。
- 蹁跹(pián xiān):形容旋转舞动。
翻译
我今年四十九岁,长久旅居在外却失去了幼子。幼子确实是我的孩子呀,那眉角都已经和我很相似。还没期望看到他的喜好,他就轻快地追逐着诗书史籍。摇着头拒绝梨子板栗,好像懂得不是自己的就羞耻。我一直很少有欢笑,全靠他能带来这一笑一喜。忽然间就被夺走了,这恶业是我连累了你。穿衣吃饭哪能免俗,生命的变化消失只是一瞬间罢了。回来后怀抱空空,老泪如同泻出的水。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苏轼对幼子去世的悲痛之情。诗中描述了孩子的模样和一些特点,如眉角相似,显示出亲子间的联系。苏轼感叹还未来得及看到孩子更多的成长和喜好,他就突然离去了。孩子的纯真懂事也让苏轼格外怜爱。最后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己失去孩子后的巨大痛苦,通过“老泪如泻水”生动地展现了这种难以抑制的悲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