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 苏轼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旅:长久在外地寄居。
  • 蹁跹(pián xiān):形容旋转舞动。

翻译

我今年四十九岁,长久旅居在外却失去了幼子。幼子确实是我的孩子呀,那眉角都已经和我很相似。还没期望看到他的喜好,他就轻快地追逐着诗书史籍。摇着头拒绝梨子板栗,好像懂得不是自己的就羞耻。我一直很少有欢笑,全靠他能带来这一笑一喜。忽然间就被夺走了,这恶业是我连累了你。穿衣吃饭哪能免俗,生命的变化消失只是一瞬间罢了。回来后怀抱空空,老泪如同泻出的水。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苏轼对幼子去世的悲痛之情。诗中描述了孩子的模样和一些特点,如眉角相似,显示出亲子间的联系。苏轼感叹还未来得及看到孩子更多的成长和喜好,他就突然离去了。孩子的纯真懂事也让苏轼格外怜爱。最后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自己失去孩子后的巨大痛苦,通过“老泪如泻水”生动地展现了这种难以抑制的悲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人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