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会,某当杖策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以拨滞闷也。二首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攲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从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拿取。
- 攲(qī):倾斜。
- 彩胜:即幡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 黄耆(qí):即黄芪,一种中药材。
翻译
孤独的灯光照着影子,黑夜是那么漫长,拿起花枝却不忍心去看。满头白发倾斜着簪子,羞于戴那彩胜,煮着黄耆粥来供奉春盘。东方在烹煮狗肉时阳气刚刚萌动,南边小路争牛的都卧成一团。我向来兴致不浅,对着角落谁能有满堂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写于立春日,诗人在病中邀请朋友,虽自己不能饮酒,但仍希望参与聚会。诗中通过“孤灯照影夜漫漫”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拈得花枝不忍看”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白发攲簪羞彩胜”体现出年老的感慨,“黄耆煮粥荐春盘”描绘了立春日的习俗。“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生动地展现了一些场景。结尾表达了自己即使身处病中,也渴望欢乐,但又觉得有些孤独。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细微处的描写,也有对自身心情的抒发,情感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