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杀马毁车:《後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卽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後以「杀马毁车」喩弃官归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风:秋霜和寒风,暗示秋季即将来临。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登高赏菊节日。
- 熠熠:形容光芒闪烁,此处指野菊在阳光下鲜艳夺目。
- 荦确: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 村醉:乡村里的醉酒,可能是指与村民共饮。
- 舞淋浪:形容醉后举止轻狂,犹如舞蹈一般。
- 梦魂:梦中的灵魂或精神状态。
- 忧患长:指人间的忧虑和困苦长久不断。
- 杀马毁车:表示彻底放弃世俗生活,有出世之意。
- 行藏:行为和藏匿之处,引申为人生道路和选择。
翻译
秋风渐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溪边的野菊花黄得耀眼。长久未登山道,身体疲惫于山路的崎岖,但还能在村里畅饮,醉后放纵地舞蹈。独自一人躺在树林里,梦境美好,回想起人世间无尽的忧虑,决定从此隐逸山林,不再问尘世之事,你又会在哪里,关心我的去向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秋日捕蝗时的心境转变。他初见秋风、野菊,感受到重阳佳节的气息,然而长期的山行劳顿让他疲惫不堪。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消沉,反而在乡村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欢愉,醉酒后还能忘却烦恼,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深思人间的忧患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以“杀马毁车”象征放弃世俗生活,表达了对弟弟子由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苏轼豁达而又深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