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爱寺:寺庙名。
- 三学演师:法师名。
- 杨惠之:唐代著名雕塑家。
- 裓(gé):指僧衣。
- 长斋:长时间斋戒。
翻译
人生在世如同梦境,安闲的日子仿佛一年般长久。破旧的蒲草随意地翻覆着卧倒,破烂的僧衣多次缝补连接。劝说客人在清风拂过的竹林中入眠,长久地吃斋并饮用石泉之水。回头看万事都是错的,自我讥笑反而觉得大师贤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闲适宁静的境界。诗中用“身如梦”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感悟,“日似年”则突出时光的悠长与安闲。通过“败蒲”“破裓”这些意象,既表现出环境的质朴,又暗示出一种经历岁月磨砺后的平常心态。对客人的劝眠和自身的长斋等描述,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最后以回头看万事皆错,衬托出对演师贤能的感悟,也传达出诗人对一种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蕴含着对人生和世态的深刻洞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 》 —— [ 宋 ] 苏轼
- 《 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 》 —— [ 宋 ] 苏轼
- 《 阳关曲 · 中秋月 》 —— [ 宋 ] 苏轼
- 《 过土山寨 》 —— [ 宋 ] 苏轼
-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 [ 宋 ] 苏轼
-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 —— [ 宋 ] 苏轼
- 《 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 —— [ 宋 ] 苏轼
- 《 刘监仓家煎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饮之,云莫作醋,错着水来否?后数日,携家饮郊外,因作小诗戏刘公,求之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