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 苏轼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晁子: 指晁补之,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朋友。
  • 拙生事: 生活贫困,难以谋生。
  • 举家闻食粥: 全家人常常只能吃粥度日。
  • 绝倒: 极度惊讶或赞赏。
  • 谀墓: 对死者的赞美,此处指欣赏晁补之收藏的画作。
  • 霜竹: 比喻画家晁补之的画技高超,如霜后之竹,清新脱俗。
  • 先生盘: 可能是指晁补之收藏画作的器具或环境简陋。
  • 苜蓿: 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喂马,此处可能象征生活的清贫。
  • 固云尔: 本来就如此,表示作者早有预料。
  • 可使食无肉: 语出《论语》,孔子说人即使穷困,也要保持君子之风,这里借以赞美晁补之的清贫生活和艺术追求。

翻译

晁补之家境贫寒,全家都依赖稀粥度日。今天早晨,他收藏的一幅画又让我惊叹不已,那是一幅描绘霜竹的佳作。想想他那简朴的生活,连早餐都是照着太阳光下的苜蓿草吃。我以前的诗里就说过,就算生活再艰难,也能保持君子的节操,不贪求奢华。这画和他清贫的生活状态,正是我诗中的写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晁补之的生活困境和其画作的卓越,展现了苏轼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艺术与品格的尊重。诗人以晁补之的生活为背景,赞扬了他在贫困中依然坚守艺术追求的精神,同时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推崇。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自身价值观的表白。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