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春日杂书四绝

· 苏轼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州腊尽:指中原地区冬至后的腊月已经结束,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 春犹浅:春天来得较晚,还不明显。
  • 梅花:这里特指早开的梅花,因其在冬季开放,故有“早春使者”之称。
  • 可怜:可爱,引申为值得怜爱。
  • 坐遣:有意让,此处有贬低之意。
  • 牡丹:花中之王,象征富贵,常与华丽、俗气相关联。
  • 俗物:指过于常见或过分追求华丽的事物。
  • 丰肌弱骨:形容牡丹花朵丰满但花梗细弱,暗示其华而不实。
  • 不成妍:不显得美丽动人。

翻译

在黄州,尽管冬至已过,春天的气息却还很淡薄,只有梅花最为惹人怜爱。我故意说牡丹变得太普遍,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那些花朵虽然丰满,但花茎却细弱,不能展现出真正的美。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通过对早春梅花的赞美和牡丹的贬抑,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世俗风气的不满。梅花的早开与牡丹的盛开形成对比,梅花虽早,却不受世俗追捧,显得孤独而可贵;而牡丹因过于繁盛而被视作庸俗,反映了诗人对过于追求华丽、失去个性的世风的批评。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清雅,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