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画秋山平远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堂。
- 鸣鸠(míng jiū):斑鸠。
- 乳燕:雏燕。
- 离离:形容繁茂的样子。
- 漠漠:形容广漠而沉寂的样子。
- 疏林:稀疏的林木。
- 潸巘(yǎn):山峰。
- 伊川佚老:指一位在伊川隐居的老人。
翻译
朝堂在白天掩上,春日里显得悠闲,其中有郭熙所画的春山图。 斑鸠和雏燕刚刚睡醒,图中白色的波浪、青色的山峦仿佛不是人间的景色。 短短的画幅展现出开阔辽远的景象,广漠沉寂的稀疏树林寄托着晚秋的意境。 就好像在江南送客的时候,行至江中回头望见的云雾缭绕的山峰。 伊川的这位隐逸老人头发如霜般白,躺着观看秋山,思念着洛阳。 我为您在纸尾写下行草,字迹鲜明如同嵩山、洛水闪耀着秋天的光芒。 我跟随您出游如同一天那么快,不知不觉青山映衬着我已生白发。 为您画出龙门的八节滩,等待着到伊川去购置泉石(退隐之地)。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郭熙的画展开,先描绘了画中春山的美景,以及秋山图所展现出的平远之景和秋晚意境,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接着提到伊川佚老对秋山的欣赏和对洛阳的思念,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同游的感慨和对退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丰富,将画中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