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五首,并引

· 苏轼
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 可怜人与月,夜夜江楼下。 风枝久未停,露草不可藉。 归来掩关卧,唧唧虫夜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更: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约为两个小时,二更约为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 幽人:指幽居之士,隐士或幽禁、囚禁之人。此处应为隐居之人。

翻译

二更天的时候山上吐出了月亮,隐士正独自处于这夜晚。可怜人和月亮,每个夜晚都在江楼下。风吹树枝很久都没有停歇,带着露水的草不能当作垫子依靠。回来掩上房门躺下,能听到虫子唧唧的夜晚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二更之时,月亮从山间升起,凸显出环境的静谧和神秘。“可怜人与月”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人与月每晚都在江楼下相对,有种落寞之感。风不停吹,草上有露不能倚靠,强调了环境的真实可感。最后写归来掩门卧听虫声,增添了夜晚的宁静和生活的气息。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生动地描绘了江月之夜的景象和人的感受。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