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岑著作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馀。
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
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
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直者有时信,静者不终居。
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临行怪酒薄,已与别泪俱。
后会岂无时,遂恐出处疏。
惟应故山梦,随子到吾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祇(qí):助词,只。 雍容: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卷舒:卷起与展开,这里指人的进退屈伸。 殊:不同。 砭(biān)药: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和药物,这里比喻救治。
翻译
懒人常常貌似安静,可安静难道只是懒人的专属? 愚拙近似于正直,然而正直难道就是愚拙吗? 夫子您既安静又正直,举止温文大方,能适时进退屈伸。 可叹我又在做什么呢,与您相处愉快且满足。 我原本没有违背世间常理,然而世间却与我不同。 我就像树林间愚拙的斑鸠,又像冰底慵懒的游鱼。 众人都嘲笑我狂放,只有您怜惜我的愚笨。 正直的人有时被信任,安静的人不会始终安于现状。 而我这又懒又拙的毛病,无法用针药去除。 临到分别时,责怪这酒太淡,而此时已与别离的泪水混在一起。 以后难道没有相会的时候吗,却还是担心彼此的行迹会逐渐疏远。 只希望故乡的梦境,能随着您来到我的家中。
赏析
这首诗以探讨“懒”与“静”、“拙”与“直”的关系开篇,引出对岑著作品行的赞美,认为他静且直,雍容大度,能适时进退。接着诗人感慨自己与世俗的不合,自比为林间拙鸠和冰底懒鱼,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众人对诗人的嘲笑与岑著作对他的怜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两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还提到自己的懒拙之病无法治愈,表现出一种自嘲和豁达。分别之时,诗人怪酒薄,实则是借酒抒发离愁别绪,同时又担心日后会因距离而疏远。最后,诗人希望能通过故乡的梦,让这份情谊得以延续。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将对友人的赞美、对自己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不舍融为一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