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涂山: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是古代华夏族的重要活动区域。
- 跨历:跨越经历,指时间跨度长。
- 商周: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256年。
- 盛衰:兴盛和衰落,指历史的起伏变化。
- 齿发:牙齿和头发,比喻人的年龄。
- 斗蛇龟:与蛇龟比赛,象征长寿。古人常以蛇龟长寿来寓意吉祥。
- 云母连山:形容山峦如云母般美丽,可能是指山间的云雾缭绕。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据说吃了能长生不老。
- 著子时:结果的时候,这里隐含时光流逝之意。
翻译
历经商朝和周朝的兴衰变迁,我看着岁月如梭,就像想要与长寿的蛇龟一较高下。在这美丽的云母连山间漫步,却始终未见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蟠桃结果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描绘涂山的自然景色,联想到商周两代的沧桑,寓言自己与历史长河中的生命相比,犹如齿发与蛇龟争胜,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深刻体验。同时,云母连山和不见蟠桃著子,也象征着世间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引发人们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和陶拟古九首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游惠山,并叙 》 —— [ 宋 ] 苏轼
- 《 余旧在钱塘,同苏伯固开西湖,今方请越,戏谓伯固,可复来开镜湖耶?伯固有诗,因次韵 》 —— [ 宋 ] 苏轼
-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 —— [ 宋 ] 苏轼
- 《 杜处士好书画 》 —— [ 宋 ] 苏轼
- 《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