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菱:即菱角,黑色的菱角。菱,líng。
- 白芡:也叫鸡头米。芡,qiàn。
- 青菰:俗称茭白。菰,gū。
翻译
黑色的菱角和白色的芡实都不按价钱售卖,随意地用青茭白捆着放在绿色的盘子里。忽然回忆起曾经在新会灵观品尝过这些,如今滞留在江海之间还能够加餐享用。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的场景。前两句描写了乌菱和白芡这些食物的平常与易得,展现出生活的一种朴实状态。后两句引入回忆,通过“忽忆”将思绪拉到过去,增添了时间的层次感,“滞留江海得加餐”则流露出一种在特定境遇下对食物所带来的满足和慰藉的感受。整首诗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细节和情感的敏感度。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前韵送刘景文 》 —— [ 宋 ] 苏轼
- 《 寄蔡子华 》 —— [ 宋 ] 苏轼
- 《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 —— [ 宋 ] 苏轼
-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浣溪沙 · 道字娇讹语未成 》 —— [ 宋 ] 苏轼
-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