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 苏轼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来作诗,以示敬意或回应。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使契丹:出使辽国。
  • 涿州: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州府,今河北省涿州市。
  • 庚寅:干支之一,这里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贬谪,这里指苏轼自己在这一年被贬官。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忠贞自沉汨罗江而死,象征忠诚和清高。
  • 蜡凤:古代祭祀时用蜡做成的凤凰,这里是比喻子由。
  • 戏僧虔: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指子由像僧人般超脱,不拘小节。
  • :指苏轼自己。
  • 万里心如铁:形容苏轼对政治的坚定和对子由的关心,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近在咫尺。
  • 何劳:何必,表示无需。

翻译

当初回想起熙宁九年的贬谪,就像屈原一样遭遇不幸, 紧接着看到你在遥远的辽国,如同蜡做的凤凰般轻盈自在。 虽然我们相隔万里,但我心如铁,无须为你担忧买田之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弟弟苏辙出使辽国时所作,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的贬谪经历,暗喻兄弟间的深情厚谊。苏轼以屈原自比,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但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他赞美了子由在异国的洒脱与从容,暗示自己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万里心如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深挂念,以及他们之间超越距离的情感纽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