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 苏轼
我坐华堂上,不必麋鹿姿。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 煌煌凌霄花,缠绕复何为。 举觞酹其根,无事莫相羁。
拼音

注释

不必“一作“不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麋鹿姿:像麋鹿那样的姿态,比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麋鹿,mí lù。
  • 蜀冈:山名。
  • 煌煌:明亮辉煌的样子。

翻译

我坐在华丽的殿堂之上,不一定非要拥有麋鹿那种无拘无束的姿态。偶尔来到蜀冈山头,欣喜地看到经霜的青松树枝。心里知晓那百尺的深处,已然凝结着千年的奇异。明亮辉煌的凌霄花,缠绕在松树上又是为了什么呢。举起酒杯浇在它的根部,没有事就不要相互束缚羁绊了。

赏析

这首诗中,苏轼通过对比自己于华堂的状态和对蜀冈上霜松的欣赏,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他看到百尺之深的松蕴含着千岁之奇,而凌霄花缠绕其上显得有些多余。结尾表达了一种希望无事相羁的愿望,体现了他追求自在、不受束缚的心境。同时,通过诗中的描述,如华堂、蜀冈、霜松枝、凌霄花等,营造出了一种或华丽或自然的氛围和意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