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寺送宋希元

· 苏轼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比喻初次相逢或订交。
  • 南台:御史台的通称。
  • 黯然:形容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
  • 金缕曲:词牌名,这里泛指歌曲。
  • 角弓篇:《诗经·小雅·角弓》,借指兄弟情谊。
  •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指良田。
  • 斸(zhú):挖掘。

翻译

今年我们才初次相逢并结下深厚情谊,如今在南台送别你,我心中十分悲伤。 到了夜晚我们唱起了悲伤的歌曲,希望以后彼此不要忘记兄弟情谊。 这三年来我没有心思理会东邻的女子,你也正在谋求那二顷良田。 我想要辞官归乡,而你却还不能,茂先正在商议挖掘龙泉呢(此处表达了对方还有未完之事)。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宋希元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简洁地叙述了与友人相识时间不长,但分别时却十分不舍的心情。颔联“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通过夜晚唱歌和提及《角弓篇》,强调了不要忘记彼此的情谊,情感真挚。颈联“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用“三年不顾东邻女”来形容自己心无旁骛,而“二顷方求负郭田”则可能是在说友人在追求某种目标或生活。尾联“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而友人还有事情要做的不同处境。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将分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祝福蕴含其中,体现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