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

· 苏轼
入门无平田,石路细穿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 铁花绣岩壁,杀气噤蛙黾。 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顽矿。 当年或未信,异类服精猛。 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 窈然留清诗,读者为悲哽。 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 熙熙览生物,春意破凄冷。 我来属无事,暖日相与永。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 悟彼良自咍,归田行可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入门无平田:进入寺庙,没有平坦的土地。
  • 石路细穿岭:山路是由石头铺成,蜿蜒曲折。
  • 阴风生涧壑:山谷间刮起凉风。
  • 古木翳潭井:古老的树木遮蔽了山中的潭和井。
  • 湛卢:古代宝剑名,此处代指壮丽景色。
  • 耿耿:形容秋水明亮。
  • 铁花:可能是指岩石上的苔藓或锈迹。
  • 噤蛙黾:形容环境寂静,连蛙鸣也停止了。
  • 生公堂:佛教故事中的僧人生公讲经的地方。
  • 顽矿:顽石,比喻不灵动的人。
  • 异类服精猛:或许是指佛法的力量让非人类也敬畏。
  • 熙熙:形容人群或万物和谐。
  • 俚然:深远的样子。
  • 清诗:优美的诗篇。
  • 读者为悲哽:读到这些诗,人们会感到悲伤而哽咽。
  • 东轩:诗人所在的东边窗前。
  • 熙熙:形容心情愉悦。
  • 春意破凄冷:春天的气息驱散了寒冷。
  • 我来属无事:我来这里并无特定事务。
  • 暖日相与永:温暖的阳光长久相伴。
  • 翻初旦:翻飞于早晨的喜鹊。
  • 愁鸢蹲落景:傍晚时分,愁苦的鸢鸟栖息。
  •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
  • 新月溪上影:新月倒映在溪水中。

翻译

踏入虎丘寺,山路崎岖不平,石径穿越山岭。山涧深处,阴风吹过,老树环绕着深潭。曾经的壮丽景色如今何处?只有秋水静静闪烁。岩石上仿佛有铁花装饰,森然之气让蛙虫都不敢出声。幽深的生公堂旁,矗立着如顽石般静默的人们。他们或许曾不信佛法的力量,但现在异类都受到震慑。为何在百年之后,仙鬼之事纷繁上演?留下那些清雅的诗篇,读来令人心痛。东窗外风景极好,云雾缭绕,水面广阔。看着生机勃勃的世界,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寒意。我今日来访,无事可做,只愿与温暖的阳光相伴。清晨的喜鹊欢腾,傍晚的鸢鸟安静。看着渔夫樵夫归来,新月映照溪流。感悟这一切,不禁自嘲,也许该回归田园生活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感,以及诗人在此的沉思与感悟。苏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幽深、静谧,以及岁月流转中的沧桑变化。他以生动的意象,如“阴风生涧壑”、“铁花绣岩壁”,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佛理和人生哲理,如“异类服精猛”、“悟彼良自咍”,表达了对生死、自然和人生无常的思考。结尾处,诗人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淡淡的归隐之意。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苏轼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艺术风格。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