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州:环绕的地区,此处指苏轼所在的环境。
- 白水:清澈的流水。
- 际海:靠近海边。
- 苍山:青翠的山峰。
- 寓我有限年:寄托我短暂的人生岁月。
- 孔丘:即孔子,儒家创始人。
- 颜渊:孔子的学生,以德行高尚著称。
- 市为不二价:市场交易公平,价格统一。
- 农为不争田:农民之间没有争夺土地的纠纷。
- 周公与管、蔡:周公姬旦,辅佐周成王;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其兄弟,曾叛乱。
- 茅三间:简陋的茅屋,暗指隐居生活。
- 薇蕨:野菜,古代隐士常食。
- 馈:赠送。
- 斗酒与只鸡:简单的宴席。
- 华颠:指白头,形容老年。
- 我适物自闲:我顺应自然,心境悠闲。
- 聊乐我所然:姑且享受我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翻译
环绕的地区有许多清泉,海边都是苍翠的山峦。那无边无际的景色,映照着我有限的生命时光。 东邻像孔子那样智慧,西邻如颜回般贤良。市场上买卖公平,农夫们互不争抢田地。 周公虽有管叔和蔡叔这样的兄弟,却也遗憾没有隐居的茅屋。我只需一顿饱饭就满足,野菜也能填饱肚子。 门生送来柴米,帮我解决了炊烟问题。一壶酒一只鸡,欢歌畅饮庆祝老年的到来。 鸟鱼哪里懂得我的心意,我只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或许人生不必追求过多,就让我这样快乐地生活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模仿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而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苏轼描绘了环海之地的宁静景色,以孔丘和颜渊的典故赞美了邻居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他自比周公,虽然身在官场,但仍渴望有隐居的闲适生活,即使简朴,也能从中找到乐趣。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平凡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 —— [ 宋 ] 苏轼
- 《 临安三绝将军树 》 —— [ 宋 ] 苏轼
- 《 渔家傲 · 送张元康省亲秦川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 [ 宋 ] 苏轼
- 《 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 [ 宋 ] 苏轼
- 《 游惠山,并叙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