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弥漫的样子。
- 喧卑:喧闹低贱。
- 野市:乡村集市。
- 獐(zhāng):一种野兽。
- 伧叟:指粗野的老人。
- 携龟:带着龟甲,指占卜用的龟甲。
翻译
沙头之处烟雾弥漫,来来往往厌烦喧闹低贱。乡村集市因为分獐而喧闹,官船渡河时很缓慢。游玩的人大多询问占卜之事,粗野的老人都带着龟甲。天色傍晚江天变得安静,没有人唱起楚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荆州的一些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展现了沙头的迷蒙之景,以及市井的喧闹和人们的活动,如分獐的热闹场景和占卜的行为。最后以日暮时的安静作结,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寥。整体氛围独特,通过简洁的笔触让人感受到荆州的独特风情与氛围。诗人以客观的视角呈现出这些场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送江公著知吉州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
- 《 赠孙莘老七绝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
- 《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馀,作诗记之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 》 —— [ 宋 ] 苏轼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