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 苏轼
我老诗坛仆鼓旗,借君佳句发良时。 但空贺监杯中物,莫示孙郎帐下儿。 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故应好语如爬痒,有味难名只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左藏: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
  • 贺监:指贺知章,曾任秘书监,故称为贺监。
  • 孙郎:即孙权。
  • 金烬:指灯花或烛花的灰烬。烬(jìn)。
  • 露华:露水。
  • :润泽。

翻译

我在诗坛已老像是倒了旗帜的仆人,借助你的佳句在这好时候抒发情感。只希望空空如也那贺知章杯中的酒,不要给孙权帐下的儿郎看。夜晚的烛火催促着写诗直到灯花掉落,秋天的花香压低帽子露水润泽。所以应该是美好的话语如同挠痒痒,其中的趣味难以说清只有自己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刘景文的唱和之作。诗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在诗坛的感受,虽已渐老但仍借刘景文的佳句来抒发情绪。提及“贺监杯中物”表达出对前代诗人潇洒态度的一种向往。诗中对夜晚写诗及周围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说美好的话语像是挠痒般的感受,强调了诗歌给人带来的那种微妙而独特的愉悦感,同时也表明这种感受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体现了诗歌艺术的高深和微妙之处。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苏轼对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与友人之间在诗歌交流上的默契和情感共鸣。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