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馀,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 盘纡(yū):回旋曲折。
- 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
- 团蒲:即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具。
- 未晡(bū):不到傍晚。
- 鹘(hú):一种猛禽。
- 蘧蘧(qú qú):惊喜的样子。
- 亡逋(bū):逃亡者,这里指要记录下来的美景。
翻译
天空将下雪,乌云布满了湖面,楼台在云雾中时明时暗,山峦时隐时现。水很清澈,石头露出水面,鱼儿清晰可数,树林幽深没有人,只有鸟儿相互呼喊。腊日不回家陪伴妻子儿女,名义上是寻找道人,实际上是自我娱乐。道人的居所在哪里呢,就在宝云山前的小路曲折回旋处。孤山孤高险峻谁会在此居住呢,道人有道所以山也不觉得孤单。纸窗竹屋里面自然很温暖,穿着粗布衣服坐着靠着蒲团睡觉。天寒路远担心仆人,整好车驾催促回家还没到傍晚。走出山回头望去,云树合在一起,只看到野鹘在佛塔上盘旋。这次游玩虽然清淡却欢快有余,回到家恍如梦中惊喜。赶快写诗追记逃逸的美景,清新的景色一旦失去就很难描摹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苏轼在腊日游孤山拜访惠勤、惠思二僧的情景与感受。诗开篇以景入手,雪景与湖光山色相融合,营造出朦胧而美妙的氛围。接着描述鱼、鸟等,突出环境的清幽。他说自己腊日不陪家人而寻道人的行为看似荒唐,实则反映出对自然和道人的向往。对道人居所的描写,展现其清寂而温馨。结尾写回望之景以及对这次游历的感受,强调及时记录美景的重要性。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象、个人情趣与哲思巧妙融合,体现了苏轼对生活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