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涧:山间的小溪或沟谷。
- 芳心:指菊花的花蕊,这里寓指美好的情感。
- 暗蛩:小而鸣声低沉的昆虫,如蟋蟀。
- 涧水湄:涧水边。
- 蛰:昆虫冬眠。
- 楚客:此处借指漂泊在外的人,苏轼自称。
- 江蓠:一种生于水边的植物,也叫江离。
翻译
秋天的山涧里野生的菊花开放了,它们的芬芳只有自己能感受。没有人会在年终时分来欣赏它们,只有那些悄悄的蟋蟀发出哀伤的声音。花朵盛开在涧水边,凋谢后落在水边的石头上。菊花凋零,蟋蟀也开始冬眠,就像与我们约定了一年的时光。我这个远方的旅人,心中充满感慨,对着秋风吟唱起江蓠的诗篇。落花飘零,连捧一捧都装不满,用什么来慰藉早晨的饥饿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一组园中草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的感慨。诗中以野菊、暗蛩等意象,寓言了生命的孤独和岁月的流转。诗人通过“无人惊岁晚”、“菊衰蛩亦蛰”,暗示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境遇,同时借“楚客”之名流露出漂泊异乡的感伤。最后两句,以“落英”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以“何以慰朝饥”寄寓了对生活的深深忧虑。整体诗意深远,富有哲理。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