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子由

· 苏轼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从。 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 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字数来作诗,以回应或应和。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弱羽:比喻力量微小,如同羽毛般轻盈。
  • 冲风:猛烈的风,象征困难或挑战。
  • 识所从:知道自己该往哪里飞,指明确目标。
  • 好语似珠:优美的言辞像珍珠一样圆润。
  • 妄心:不切实际的想法,杂念。
  • 如膜:比喻一层层地减少或消退。
  • 山僧:山中的僧人,此处可能指修行者。
  • 泷吏:管理水边驿站或渡口的人。
  • 宁知子:岂能理解你,表示敬佩。
  • 只笑侬:只嘲笑我,自嘲之意。
  • 读书清净业:通过读书保持心灵清净。
  • 春睡:春天的慵懒睡眠。
  • 敌千钟:抵挡千杯酒,形容沉醉。

翻译

一生以来,我就像弱小的鸟儿,依赖微风飞翔,在这离开之际,我知道该往何处归航。你的每一句贴心话语,犹如串串珍珠般珍贵;那些曾经的胡思乱想,如今如同薄雾般渐渐消散。即使山中的僧人看似淡然,却能深深理解你的境界;而那泷边的官员,只会默默嘲笑我的天真。虽然还有阅读带来的清净生活,但我还未能沉迷于春日的美梦,抵挡住千杯佳酿的诱惑。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回应其弟苏辙的作品,表达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情感交流。诗人以自我比作弱小的鸟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坚持追寻目标。赞美了子由(苏辙)的智慧言语,同时也对自己的妄心有所反思。通过山僧和泷吏的对比,展现出对纯净内心和世俗看法的不同态度。最后,诗人强调了读书带来的清净生活,但仍未忘怀生活的乐趣,显示了他独特的洒脱与豁达。整首诗情感真挚,富含哲理,体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