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
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注释
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的口腹之美。
郭:外城。
逐客:贬谪之人,作者自谓。
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故称。
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
尚费官家压酒囊:作者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
序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作者初到黄州的所见,深刻地刻画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复杂矛盾的心绪。有自嘲自伤,有对权势者的嘲笑,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发现美,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一贯的豁达、乐观。
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实清浅,却深刻揭示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
诗以自嘲口吻开头,此前诗人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仅两月便下御史台狱,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老来”,诗人当时方四十五岁,这个年龄在古人已算不小了,苏轼作于密州的《江城子》词中便有“老夫聊發少年狂”之句。“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无端的牢狱之灾更使他检点自己的人生态度,“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却含有几分牢骚。面对逆境,苏轼以平静、旷达的态度对待之。
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亦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这种“能从黄连中嚼出甜味来”的精神是最应令人钦敬的,这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使他在黄州的五年政治上的低谷时期(政治上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却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著名词篇均写于这一时期,苏轼成了古代文学家中身处逆境而大有作为的典范,苏轼“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语)的高尚思想境界成为后人之表率。
后四句为作者自嘲,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在就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诗穷而后工”,“只惭”句有几分无奈,但并不把它作为完全无所作为的理由,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文学上却可以大有作为。黄州成了苏轼一生词与文章创作的顶点,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这首诗一反古代诗人在遭受打击时鸣冤叫屈、叹老嗟卑的惯例,虽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后世诗作唯有鲁迅的一首“运交华盖”与其相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为口忙:谋生糊口。
- 荒唐:这里指人生潦倒失意。
- 郭:外城。
- 逐客:被朝廷流放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员外:古代官职名,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 水曹郎:指隶属于水部的郎官。
翻译
自己都觉得可笑,一生为了生计而奔忙,到老了事业却变得如此荒唐。长江环绕着城郭,我知道这里的鱼很鲜美,那连绵的好竹子,让我感觉竹笋一定很香。我这被放逐之人,不妨就当个无实权的员外安置吧,诗人惯例会被安排做水部的郎官。只是惭愧自己没做成丝毫的事情,却还耗费朝廷给的用来装酒的袋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诗的开头以自嘲的方式感慨自己因谋生而忙碌一生,如今却事业失意。接着描绘了黄州美好的物产,体现出他对生活环境的一种欣赏和适应。然后以调侃的语气提到自己的官职,表现出他在困境中的豁达。最后表达了自己惭愧没为朝廷做什么实际贡献,却还享有福利的心情。整首诗既有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又有对新环境的观察和接受,语言诙谐,情感真实,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一面。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皇太妃阁五首 》 —— [ 宋 ] 苏轼
-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 —— [ 宋 ] 苏轼
- 《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 —— [ 宋 ] 苏轼
- 《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 —— [ 宋 ] 苏轼
- 《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 —— [ 宋 ] 苏轼
- 《 再过泗上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