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觉

· 苏轼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雾: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中的湿热之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原。瘴(zhàng)。
  • :安然,坦然。
  • :一种传染性皮肤病,也叫疥癣。疥(jiè)。
  • 翛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翛(xiāo)。

翻译

在这有瘴气雾气的地方三年了也安然不觉得奇怪,反而害怕北风刮来让身体生疥癣。早上起来缩着脖子像寒鸦一样,燃起火焰烧着木柴姑且获得一点快乐。红色的波浪翻动屋子仿佛春风吹起,先生默默坐在这春风之中。眼前好像有浮动的云霞,心中无数花朵绽放如同桃李盛开。无拘无束地独自醒来时中午的窗户明亮,想要醒来还能听到像醉酒后的鼾声。回头看那方才经过的萧瑟之处,既没有风雨也不是晴天。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与心境。开头写对瘴雾的习以为常以及对北风的畏惧,展现出环境的独特。接着写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如缩颈、生火取暖等,富有生活气息。“红波翻屋春风起”等句营造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氛围。“先生默坐春风里”刻画出诗人安然的状态。“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充满了浪漫与想象。结尾表达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不为外界的风雨所动,有一种超然而然的心境。整首诗意境独特,情感复杂而深刻,既展示了生活细节,又蕴含着深远的人生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