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于新渡。
念彼嵩雒,眷焉西顾,之子于迈,至于白马。白马旧邦,其构维新,邦人流涕,画舫之孙。
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遗民,之子往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洋洋:形容水流盛大、广阔。
- 城隅:城角。隅,读音 yú 。
- 嵩雒:嵩,嵩山;雒,通“洛”,洛阳 。
- 眷焉:眷恋的样子。
- 于迈:出发远行。于,助词;迈,行。
- 白马:地名。
- 旧邦:故都。
- 其构维新:它(白马)的建筑焕然一新。构,建筑。
- **画舫之孙:具体所指不太明确,可能与当地有某种渊源的家族有关。
- 相:看。读音 xiàng 。
- 口髯:嘴上的胡须。髯,读音 rán 。
- 尚克似之:还能够相像。克,能够。
- 往字:前去治理。字,治理、安抚。**
翻译
这水可真美呀,浩浩荡荡,我心中怀念着先生,在城角送别你。浩浩荡荡啊,这水真美呀,我送你一路,一直来到新渡。
心中念着嵩山和洛阳,深情地向西眺望,你踏上远行的征程,一直走到白马。白马是古老的都邑,如今它的建筑焕然一新,当地百姓感慨流涕。再看你的胡须相貌,与先生还有几分相像,先生留下的这些百姓,正盼着你去治理安抚啊 。
赏析
这首诗以送友人为背景,通过对旅途地点的转换及友人形象等方面的描写来抒情表意。开篇以赞美水势的盛大开篇,营造出开阔的意境,奠定了送别时既有豪迈又有不舍的复杂情感基调。接着诗人提及送友的行程,从城隅到新渡,再到白马,场景的变化暗示着友人渐行渐远,也蕴含着诗人送别过程中情随事迁的细腻感受。诗中对旧邦白马的描写,“其构维新”与“邦人流涕”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当地的变化,又暗示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民间情怀,增添了诗作的社会与历史维度。最后以友人和先生相貌相似,以及期望友人去治理安抚百姓结尾,不仅体现了友人身上肩负的责任,同时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此次远行的美好祝愿,整首诗用词简洁而情意深长,在平实的叙述中饱含深情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