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户曹
水绕彭城楼,山围戏马台。
古来豪杰地,千载有馀哀。
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门下吕布,大星陨临淮。
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
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
河从百步响,山到九里回。
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荡荡清河堧,黄楼我所开。
秋月堕城角,春风摇酒杯。
迟君为座客,新诗出琼瑰。
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
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城:今江苏徐州。
- 戏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区,项羽曾在此阅兵,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重阳登高。
- 豪杰地:指英雄辈出的地方。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 馀哀:残留的悲哀。
- 隆准:高鼻梁,指汉高祖刘邦。准(zhǔn)
- 飞上天:指刘邦称帝。
- 重瞳:指项羽,传说项羽眼睛有两个瞳孔。瞳(tóng)
- 成灰:指死亡。
- 白门下吕布:吕布曾被曹操击败于下邳,下邳古称白门。
- 大星陨临淮:指东吴名将鲁肃去世,临淮是鲁肃的封邑。陨(yǔn),坠落。
- 刘德舆:刘裕的字,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 废圃:荒芜的园子。
- 清河堧(ruán):清河岸边的空地。
翻译
河水围绕着彭城的城楼,山峦环绕着戏马台。这是自古以来豪杰辈出的地方,历经千年仍有残留的悲哀。刘邦称帝建立汉朝,项羽最终也化作了灰土。吕布在下邳白门被击败,鲁肃的大星在临淮坠落。遥想当年刘裕曾在此置酒徘徊。然而此地近来十分寂寞,荒芜的园子里长满了青苔。河水在百步之外发出声响,山峦绵延到九里处迂回。山水相互激荡,夜晚的声音如风雷转动。广阔的清河岸边,我修建的黄楼矗立在此。秋月下落到城角,春风吹动着酒杯。盼望着你能来做客,创作出如美玉般瑰丽的新诗。黄楼建成时你却已经离去,人世之事确实大多违背人意。将来你厌倦了游历,年老时再回来吧。登上楼放声长啸,当年的使君如今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彭城的山水和其作为豪杰之地的历史底蕴,引发对往昔英雄的追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诗中列举了刘邦、项羽、吕布、鲁肃等历史人物的兴衰,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接着描述了彭城如今的寂寞景象以及山水的激荡之声,然后提到自己所建的黄楼以及对友人的期待。最后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归来的期望。整首诗意境宏阔,情感深沉,将历史与现实、山水与人事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 》 —— [ 宋 ] 苏轼
- 《 句 其三 》 —— [ 宋 ] 苏轼
- 《 夜过舒尧文戏作 》 —— [ 宋 ] 苏轼
- 《 苏幕遮 · 咏选仙图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 》 —— [ 宋 ] 苏轼
- 《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 —— [ 宋 ] 苏轼
- 《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 —— [ 宋 ] 苏轼
- 《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