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公择

· 苏轼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有如长庚月,到晓烂不收。 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 乐哉十日饮,衎衎和不流。 论事到深夜,僵仆铃与驺。 颇尝见使君,有客如此不? 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念我野夫兄,知名三十秋。 已得其为人,不待风马牛。 他年林下见,倾盖如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寡兄弟:兄弟很少。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 出处:出仕和退隐。
  • :商量。
  • 弓车:古代聘士之礼,用弓装在车上作为礼物。这里指朝廷的招聘。
  • (zōu):角落。
  • 长庚月:金星,又名太白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星,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星。此处指明亮的月亮。
  • 衎衎(kàn kàn):和乐的样子。
  • 铃与驺:指随从的骑士。驺(zōu),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

翻译

叹息我兄弟很少,四海之内只有一个子由。故人虽然说很多,但出仕退隐之事不能与我商量。朝廷的招聘不停,时光流逝之势无法挽留。现今仅存的几人,各自在天的一角。就像那长庚月,到天亮了仍明亮无比。我和你,情意如手足般深厚。近年两次相见,宾主相互敬酒。快乐啊那十日的饮酒,和乐融融而不流俗。谈论事情到深夜,疲倦了就连随从骑士也倒下了。我曾见过使君,有像这样的客人吗?将要分别不忍言说,心中忧愁聚集凄惨无比。想到我那乡野的兄长,闻名已经三十个春秋。已经了解他的为人,不用等到风马牛不相及之时。有朝一日在山林下相见,相互倾心就如同是白头之交。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李公择之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诗中苏轼先是感慨自己兄弟少,只有子由,然后提到故人虽多,但真正能交心的不多。接着描述了与李公择的深厚情谊,如近年的相聚饮酒,畅谈至深夜,展现出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快乐时光。然而,离别在即,诗人心中充满忧愁。后面又提到对李公择的了解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友情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友情比作长庚月,形象地表现了友情的明亮和持久。同时,通过对相聚和分别场景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离别的哀伤和对友情的珍惜。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