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州: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一带 。
- 李定少卿:北宋官员。
- 灵湫(qiū):深潭,大的积水处。这里指龙潭。
- 未暇(xiá):没有空闲。
- 燃犀照奇鬼:据《晋书·温峤传》记载,温峤过牛渚矶,听到水下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水下多怪物,温峤便点燃犀牛角来照看,发现水下有各种奇异的生物。这里借指探寻水下奇异景象。
- 烧燕出潜虬(qiú):据说用烧过的燕子可以引出深水中的蛟龙等神物。潜虬,潜藏的蛟龙。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李定。
- 玃(jué)猴:大猴。
- 遗爱:遗留下来的仁爱之举。
- 老庄周:指庄子。庄子有观鱼等典故,并主张顺应自然等思想 。
翻译
在山鸦嘈杂啼叫的地方,是古老神秘的龙潭,杂乱的泡沫、浮动的涎水环绕着客人乘坐的小船。我还没来得及像温峤那样点燃犀角去照亮潭底的奇异鬼怪,就想用烧燕的办法引出潜藏在水底的蛟龙。知州大人李定因为惜别之情而催促演奏歌乐,村巷里的喧闹声惊得猴群都聚集起来。将来此地的人们会传颂李定此番的仁爱之举,就如同大家铭记庄子观鱼的典故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送别友人李定而作。开篇描绘龙潭周围景象,“山鸦噪处”“乱沫浮涎”营造出一种神秘又灵动的氛围,为龙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颔联中化用典故,“燃犀照奇鬼”“烧燕出潜虬”这两个典故的运用,一方面体现了龙潭的深不可测与神秘莫测,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诗人内心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之意。颈联以叙事和场景转换,描绘了送别现场的情景,从对龙潭神秘的描写转到饯别宴上的热闹,“使君惜别催歌管”体现出主客之间的惜别情绪,“村巷惊呼聚玃猴”则侧面烘托出送别场面的喧闹,充满生活气息,动静结合,极富画面感。尾联则表达了对李定的美好祝愿,诗人认为李定在此地一定有诸多善举,日后会像庄子一样被人铭记,意境深远,提升了全诗的格调,由眼前送别之景拓展到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人文精神的传承,也流露出苏轼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