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

·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拼音

所属合集

#山茶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明灯:寺庙中常燃不灭的灯,象征永恒。
  • 石栏干:石头制作的栏杆,常见于园林或寺庙。
  • 松杉:常绿乔木,耐寒,象征坚韧。
  • 叶厚有棱:形容叶子厚重且边缘分明,如犀牛甲。
  • 犀甲健:比喻叶片坚硬如犀牛角。
  • 花深少态:花朵深藏,姿态不显,如仙鹤之头红艳。
  • 鹤头丹:指茶花颜色鲜艳,如仙鹤头部的红色。
  • 方丈:佛教用语,指住持或寺庙中的主要僧房。
  • 曼陀雨:传说中的曼陀罗花雨,此处喻指寺庙的宁静祥和。
  • 苜蓿盘:贫穷时的食物,比喻简朴生活。
  • 雪里盛开:在雪中绽放,显示生命力顽强。
  • 有意:这里指茶花在严冬中盛开,似乎有所寓意。
  • 明年开后:指第二年花开之时。
  • 更谁看:言辞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感慨。

翻译

在长明灯下,石栏杆旁,松杉与我一同度过寒冬。茶叶厚实有棱角,像犀甲般坚强;深深藏于叶下的花朵,色泽鲜红,如仙鹤的头颅。长久陪伴着禅房里的宁静,面对清贫的生活,我不禁羞愧。尽管在雪中傲然开放,似乎有意展现生命力,但明年花开后,还有谁能欣赏这美景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湖新开、开元寺山茶花忽然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惊喜和对生活的感慨。他以松杉自比,赞美茶花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僧侣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雪中盛开的茶花象征着不屈的生命力,而“明年开后更谁看”的疑问,则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忧虑。整首诗寓情于景,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的豪放与细腻情感。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