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拄杖,并叙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
忽闻铿然爪甲声,四坐惊顾知是铁。
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
不知流落几人手,坐看变灭如春雪。
忽然赠我意安在,两脚未许甘衰歇。
便寻辙迹访崆峒,径度洞庭探禹穴。
披榛觅药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
会教化作两钱锥,归来见公未华发。
问我铁君无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拄杖:手持之杖。
- 叙:记叙,叙述。
- 乳节:树木的瘤节。
- 铿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簧: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音薄片。
- 迸火:迸射火花。
- 闽王: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地方政权的国王。
- 饷:赠送。
- 崆峒:山名。
- 禹穴:相传为大禹的葬地。
- 榛:丛生的树木。
- 芝菌:灵芝等菌类。
- 鏦(cōng):古代的一种兵器,短矛。
- 擉(chuò):刺。
翻译
柳公手中的拄杖像黑蛇般光滑,千年老根上还生出着瘤节。忽然听到响亮有力的爪甲声,在座的人都惊讶地回头知道这是铁杖。它里面像含着簧片腹中传来细微泉流之声,迸射火花在石上仿佛飞星裂开。柳公说这东西古老而有神性,从前闽王曾把它馈赠给吴越。不知流落到多少人手中,看着它的变化消失如同春天的雪花。忽然赠给我这用意何在呢,我这两脚还不允许甘愿衰老停歇。就要顺着踪迹去探访崆峒山,径直渡过洞庭湖去探寻禹穴。在丛林中寻找草药采摘灵芝,刺杀老虎长戟刺向蛟龙刺向蛇蝎。会让它化作两个尖锥,归来时见到公还没有白发。问我的铁君是否安然无恙,取出它摩挲着对公述说。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一根铁拄杖展开,先细致描绘了拄杖的奇特外观和声音,赋予其神秘感与古老的气息。接着讲述它的流传经历,感叹其命运多变如雪花易逝。苏轼获赠此拄杖后,表达了自己不愿服老、仍要去探索自然和冒险的决心。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蓬勃的精神活力。通过对拄杖的描绘和自身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苏轼的豪放性格和对生活的积极追求,想象丰富且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