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不祷自安缘寿骨,深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鴃鸣。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投绂(fú):辞去官职。“绂”,系印的丝带,此处代指官职。
- 风情:这里指高雅的情趣、情怀。
- 莼(chún)菜:水生植物,可作羹,味道鲜美。晋朝张翰因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而辞官。这里借指因向往闲适生活而辞官。
- 杨枝:本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家伎小蛮善舞《杨枝》曲,此处泛指歌伎。短行:指书写命意坦率而篇幅短小的诗。
- 寿骨:天生有长寿的特征,这里指自身福分深厚。
- 稳称(chèn)声:韵律和谐,演唱流畅,声音好听。
- 蜗壳卜居:形容居住的地方狭小,像蜗牛壳一样。卜居,择地居住。
- 蝇头写字:蝇头小楷,字体极小。
- 跪履数从圯(yí)下老:出自张良与黄石公的典故。张良在圯水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让张良为他捡鞋、穿鞋,张良一一照做,后来得到老人传授的兵书。数从,多次跟从。
- 逸书闲问济南生:逸书指失踪、失传的书籍。济南生指伏生,曾藏古籍于壁。汉文帝时派人向伏生学习失传的《尚书》。
翻译
你辞去官职归来后,觉得万种俗事都变得轻如浮云。唯一没有被消磨掉的,只有那高雅的情趣和情怀。从前,你如张翰因眷恋家乡的莼菜而请求长久的假期,现在又因为歌伎等闲情逸致而创作篇幅短小的诗作。你不用祈祷便自在心安,是因为有天生的福寿骨;你的诗名深深流传,难以被埋没。你轻轻饮酒,酒意使脸颊泛起红晕;精心雕琢歌词,让歌声与韵律和谐美妙。住在狭小的居所里,你的心境却悠然自在;眼睛还很明亮,能写蝇头小楷。你历经仕途的盛衰起落,现在应该可以付之一笑了。多年来我经历宠辱,心境也已平和。你像张良多次跟从圯下老那般有奇遇;有时也像汉文帝派人闲问济南生伏生以求逸书那样去探寻知识。东风吹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只担心鶗鴃提前在初春啼叫,带来时光易逝的哀音 。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致仕张郎中在春日白昼的唱和之作。诗中先写张郎中辞官后轻松闲适的状态,表达了对他放下官职后自在生活的肯定。通过“莼菜”“杨枝”等典故,呈现出其生活中的情趣与逸致。描写张郎中福相长寿、诗名远扬,以及饮酒、作词、书写等生活场景,更突出他悠然自得、心态平和的晚年生活风貌。 同时,诗中以张良、伏生故事,暗示张郎中晚年仍有追求与学问探索。最后以“东风”“鶗鴃鸣”的忧虑,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对时光消逝的感慨。苏轼此作既展现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赞赏与羡慕,也融入了自己对人生荣辱的看法和对时光的思考 ,体现出一种超脱旷达又不失对生活细致感悟的情怀。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一北亭 》 —— [ 宋 ] 苏轼
- 《 和陶劝农六首,并引 》 —— [ 宋 ] 苏轼
- 《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 —— [ 宋 ] 苏轼
- 《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 —— [ 宋 ] 苏轼
- 《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 —— [ 宋 ] 苏轼
- 《 酬许郡公借隐居蒜山 》 —— [ 宋 ] 苏轼
- 《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相关推荐
- 《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 [ 明 ] 陈邦彦
- 《 乙酉仲春同侯广成先生入郡西诸山探梅游陟三日胜处略尽舟夜与研德云俱共读玻公梅花诗因次韵十首 其六 》 —— [ 明 ] 黄淳耀
- 《 春中与卢四周谅 》 —— [ 唐 ] 白居易
- 《 百字令和吴修蟾雨中春恨韵 》 —— [ 清 ] 龚鼎孳
- 《 和友人洛中春感 》 —— [ 唐 ] 白居易
- 《 仲春万寿山即景 》 —— [ 清 ] 弘历
- 《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 —— [ 明 ] 霍与瑕
- 《 满江红 · 丙辰春仲,余将赴吴,同人饯别,湖上山容水态,倍觉依依,别后感填此阕,以寄同人 》 —— [ 清 ] 赵我佩